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深远海装备技术交流研讨会胜利召开
12月28日至30日,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深远海装备技术交流研讨会在南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由东南大学、南通市科技局、南通创新区管理办公室主办,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承办,旨在深度探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深海观测、深海自主航行器、深海海工装备及智慧运维等前沿研究与应用,以加快装备自主研发为目标,共同推进深海事业发展。
此次会议邀请了23位重量级专家学者作主旨演讲及特邀报告,汇聚了国内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深远海装备技术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共100余人参加会议。

一、开幕式
南通市创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严建林发表了精彩的开幕致辞。他表示,向海发展是一项系统性、战略性工程,需要深化海洋领域专业研究,本次研讨会汇聚行业精英,共同探讨海洋可再生能源及深远海技术装备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持续为南通增强人才支撑、智力支持,此次论坛的举办对南通海洋科技发展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借此机会希望更多海洋科技工作者发现南通新机遇,共助江海高质量发展。

二、会议议程
会议特邀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阎军教授、西湖大学崔维成教授、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中心崔琳研究员作主旨报告,天津大学刘润讲席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蔡宝平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徐胜元教授、河海大学张玉全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欣研究员主持会议。

中国海洋大学史宏达教授以“高效、高可靠波浪能发电技术”为主题,阐述了波浪能资源储量和典型的波浪能发电技术形式及其原理,在已有的波浪能发电装置中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装置,通过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探讨了波浪能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连理工大学阎军教授以“海洋柔性装备的智算力学与优化设计”为主题,指出以柔性立管为代表的海洋超柔性结构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其中蕴含丰富而具挑战性的力学学科的基础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同时也强调对数据驱动的分析与优化新范式的研究必将为深海能源开发装备高性能设计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

西湖大学崔维成教授以“深海潜水器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主题,围绕深海潜水器的发展历史,讲述其在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他表示第三代深海潜水器将在稳、准、静、巧四个方面有更大提升,将为第四代潜水器的研发提供设计思路。

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创新中心的崔琳研究员以“海上可再生能源创新与技术融合”为主题,指出海上光伏是一种全新的海洋能源利用和资源开发方式,是光伏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共同破解技术难题,推动产业发展。
除主旨报告外,还有13位重量级嘉宾作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天津大学徐万海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玉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宁德志教授、东南大学花为教授、东南大学陈永平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周斌珍教授、浙江大学张大海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郭兵勇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卢道华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王琳琳教授、同济大学李建如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周松林副研究员、中南大学岳俊副教授等。
三、会议闭幕

闭幕式上,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陆慧敏对在百忙之中拨冗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业界同仁表示感谢,并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实现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交流,助力海洋可再生能源及深海技术设备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