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智海

第三十期紫琅智海论坛于2025年4月26日召开!

特邀嘉宾介绍

朱大奇

上海理工大学水下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院院长,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水下工程检测”专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and Automation、Intelligence & Robotics期刊Associate Editor。长期从事水下机器人及其应用、智能信息处理与故障诊断研究。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持包括上海市科委重大(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0项以上。发表SCI论文150篇以上,出版《水下机器人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等专著4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项;获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第一完成人)。自主研发的“智海金枪鱼”号AUV、“海寻”号ROV和“海鮣”号船舶清洗机器人系统已在企业定制生产。

罗笑南

理学博士;现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海外杰出青年基金中方负责人,入选广西第五批八桂学者及邕江学者A类人才;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广东省丁颖科技奖、及中国专利优秀奖三项等奖项,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水下机器人、生物芯片、数字家庭、人工智能、图形图像处理及三维仿真CAD等领域研究及工程应用,是我国数字家庭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和承担核高基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电子发展基金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ACM/IEEE Transactions期刊等SCI论文3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及PCT发明专利400余件,主导制订国家、行业、地方各类标准70余项。

崔维成 

博士,教授,博导,现任西湖大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深海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体与集成项目负责人,第一副总设计师,全程参与了项目管理和技术攻关。他是我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首批人选(1996),“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首批特聘教授(1999)。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07)、“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2013年5月17日作为“蛟龙”号研制和海试团队的代表受到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并在随后的表彰大会上获颁“载人深潜英雄”勋章和证书。2016年被《自然》杂志评为“中国十大科技之星”。从2013年至2020年发起推动了“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现正在西湖大学开展第三代仿生智能机器鱼型潜水器的研制和针对大型复杂工程系统的基础理论研究。

郭健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江苏省首批“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自动化、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等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基础科研重点项目、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副组长)、重大基础科研群项目、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等30余项。作为第一负责人获得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6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20余件。目前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检测与运动控制技术专委会主任、国家“先进制导与控制技术”专家组成员、国家“信息与控制”专家组成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交通信息融合与系统控制”主任、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多运动体信息感知与协同控制”副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副主任。

罗小元

燕山大学教授/博导,河北省“三三三”人 才,IEEE高级会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物联网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社会兼职。主要从事多智能体协作控制、水下网络系统、综合能源系统优化与调度等领域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 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被SCI收录140篇,论文总被引7100余次;出版英文专著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7项,转化7项;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发明专利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7项。

葛泉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自动化学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后,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骨干成员。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四届青年科学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访问学者。发表和录用包括 IEEE TAC、IEEE TC、自动化学报等高质量学术论文近百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重点项目、国防重大专项课题等三十余项科研项目。是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主无人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自主无人系统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等。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的 Associate Editor,《自动化学报》、《指挥与控制学报》和《控制工程》期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自主智能无人系统、低空智能交通系统、智能感知与学习控制、气象能源系统、动力系统智能化等。

徐胜元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

1990年于杭州师范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1996年于曲阜师范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至2001年11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12月至2002年9月在加拿大艾尔伯特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9月至2003年9月获聘为香港大学William Mong青年研究员。现为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4月26日 10:30-18:30

地点: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榴园宾馆中大厅

线上参会方式: 腾讯会议ID:171-146-336

上一篇:

友情链接